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电子科大科技园:到这里,寻求新基建的突破口

点击次数:2020-05-21 12:25:34【打印】【关闭】

“公司这两个月的收益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总和,我在这里找到了奋斗的意义。”5月18日下午,成都三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东在公司的露天阳台上讲述过往时,眼里充

“公司这两个月的收益超过了过去五年的总和,我在这里找到了奋斗的意义。”5月18日下午,成都三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晓东在公司的露天阳台上讲述过往时,眼里充满着喜悦和兴奋。

而他所说的这里,即是电子科大科技园。新基建的东风,送来挑战和机遇。落地园区,很多“三芯”们找到了发展的平台、突破口和未来。


3 月 4 日,在国家相关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其中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这短短的一句话,让 “新基建” 再次成为热词。

深耕电子信息行业全产业链的发展背景,电子科大科技园的“新基建”基因纯正。在这场关乎全球核心价值链未来分工地位的竞争中,作为新基建聚核地的电子科大科技园(以下简称园区),依靠前瞻性的产业生态链规划、电子科大等雄厚的技术力量支撑、极具深度与广度的市场应用以及相关企业敏锐的市场直觉和行为自觉,跻身“新基建”浪潮中,鱼跃“翻江倒海”之势。

拨开“新基建”的迷雾 抓住机会红利

国家定调,意味着中国速度再一次见证奇迹。以5G应用为例,从2019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移动等四家运营商颁发5G商用牌照,到当年11月1日中国移动等三大运营商正式推出5G套餐,前后不到半年,中国的5G即进入全面商业化应用阶段。截至3月底,全国共建成5G基站19.8万个,甚至登上了珠峰。

这种只争朝夕的精神与高度专注,就是中国“新基建”的底气所在。也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标注出清晰的方向。

有专家认为,怎么对冲疫情和经济下行?其实最简单有效的办法还是基建,“新基建”,短期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释放中国经济增长潜力,提升竞争力,改善民生福利。

无论如何,在宏观政策、产业需求等因素的支撑之下,新基建的确在当前呈现一片大好形势。“新基建”火了,意味着所释放的政策和机会红利在滚动翻倍。

打开突破口,如何在“新基建”的“汪洋大潮”中找到灯塔?胡晓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5年前,胡晓东带着创业梦,跻身物联网的大潮中,努力不懈却找不到发展方向。“机缘巧合,今年我们搬到电子科大科技园,短短2个月,收获了过去5年梦寐以求的硕果。”

公司有技术,找不到市场,亦或者,无法理清公司发展壮大的脉络。简单来说,迷失在“新基建”的漩涡中,这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痛点。

物联网LPWAN(广域低功耗)模组——GS15是三芯团队潜心钻研的技术成果,在2019年的世界网联网博览会上,获得了“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创新奖”,是大会唯一通信模组领域获奖者。


“如果不能为优秀的技术找到出处,是一种极大的资源浪费。”在胡晓东的长长铺垫里,带着“新基建”的“优渥土壤”背景的电子科大科技园呼之欲出。

落地园区,他找到了技术输出的方向,找到了公司利益最大化的路径。依托园区品牌背景,在园区构建的产业生态链中,寻找项目合作、技术落地,实现企业价值。

“目前,我们公司已经和联通、园区达成三方协议,共同促进战略合作。”胡晓东说,这在之前是未曾敢想的事情。

未来实施后,园区持续不断为三芯提供应用示范基地产地资源、对接政府机构、落实电子科大专家资源以及发展校友企业加入产业联盟,而三芯,轻装上阵,专心研发,攫取市场最大利润。

分羹“新基建”红利落地成河的例子,如是三芯。而三芯产品所归类的物联网技术也只是“新基建”的微小分支,相应的,园区的平台价值只露冰山一角。

“新基建”落地园区的画卷 正徐徐展开

无论从环境、区位、自身优势,“新基建”像一把放大镜,不断放大园区价值。

其一,政府赋能,赋予政策红利。5月14日,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将“加快发展区块链、5G、8K、人工智能等产业;谋划实施一批‘新基建’项目。”明确写在其中。

当下的成都,在“新基建”的东风下,正在向万亿级产业发起冲击。一直以来占据着成都市产业头把交椅的电子信息产业,被视为万亿产业突破口,而园区所在的双流区,顺理成章,成为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其二,双流产业定位,持续释放优势。纵观整个双流,当地已经形成电子信息、航空经济和绿色能源三大主导产业集群。作为双流龙头产业之一的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信息安全、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打造中西部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基地。

其三,“根植”成都、背靠双流,园区的“新基建”基因醇厚。“如果梳理新基建的7个领域,很容易对号入座。”例如,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双流的“特来电”在行业内占据半壁江山;城际轨道交通,园区附近的西南交大研究院拥有绝对话语权;特高压,电子科技大学的相关专业更是实力雄厚。除此之外,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剩余几个领域,聚焦园区内外资源,更深谙与此。


以上,园区“新基建”的产业氛围在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中,酝酿着加速成长的力量。

聚焦园区,主要布局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通信与物联网等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从苗圃、孵化、加速器、规模化的完整的科技产业的生态链,已经吸引了包括瓴盛科技、申威科技、思特奇......等100余家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企业入驻。

百余家电子信息高质量企业的聚集,大量围绕产业发展的沟通、交流、合作以科技园为平台进行展开,这样一个良性的产业生态圈的建立,无疑为产业的聚变提供了助力。

在“新基建”推进的过程中,园区优势持续升级,校地企模式将园区价值点不断放大。“政府搭台、学校支撑、企业唱戏、行业引领、产业聚集”,电子科大科技园(天府园)总经理王萍表示,站在“新基建”发展的角度,园区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有政策依附、有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性、有技术有人才。


“无论从大环境还是微观角度,加入到‘新基建’的‘战斗’中,孤军奋战肯定不行,但是如果我们为企业趟出一条路、或者给出路标、提供路上的必要补给,顺利到达目的地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探索“新基建” 修炼内功厚积薄发

疫情之下的严冬显得尤为漫长,所以当春天来临时,晴朗天际阳光更绚烂,万物欣欣向荣。也包括三芯的发展。

“目前,关于我们技术的落地案例已经很成熟了,特别是应用在白酒瓶盖的溯源系统上,属于全球首例,未来将给三芯带来巨大财富。”胡晓东介绍,“智能酒瓶盖”的应用已经顺利推广到五粮液、郎酒等知名厂商,有望政府牵头将这种技术应用到全国的白酒行业,市场价值不可限量。


(胡晓东代表三芯在疫情期间的云签约现场)

胡晓东半开玩笑,园区是块风水宝地,带来了鸿运当头。他还说,随着公司业务的扩张,将继续在园区投资兴业。“其实,园区平台的价值远远大过于园区产品本身的价值,其中的资源和行业背景,市场价值岂止万亿级,早一点进来就早一点享受红利。”

产业服务生态链就像大自然的生态链,包罗万象,园区可以为企业、学校、政府等各方能做的事、需要做的事,非常多。在持续优化链条的过程中,园区在努力,并且脚踏实地。

目前,除了三芯,还有瓴盛、思特奇、申威科技、影创等企业,都在园区产业服务的生态链中,将各自资源最优化。

这样的案例和故事,不断在园区落地,每天都有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日复一日中,园区、学校、企业以及地方经济,都在各自的角色里,获得成果、保持进步。

展望蓝图,园区最终将聚集超600家科技型企业,实现超100亿产值、超8亿税收、超2.5万科技精英人才的就业。

在探索“新基建”的关键节点,园区有“望闻问切”的技术,也有“打通任督二脉”的武功,在发展征程中,厚积薄发,上下求索,锐意进取。

未来,园区还将继续深耕主要产业布局,完善上下游产业生态链,汇聚更多优质企业,促成项目落地,反哺园区,向打造“中国最好的电子信息科技园”的终极目标,加油奔跑。 

浏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