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常德汉寿:电子商务成就新旧动能转换“引擎”

点击次数:2019-05-11 12:18:55【打印】【关闭】

常德全媒讯(记者 黄 婷)近年来,汉寿县把电子商务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加速器”,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举措,推动

常德全媒讯(记者 黄 婷)近年来,汉寿县把电子商务作为产业转型发展的“加速器”,以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为抓手,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发展举措,推动全县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

“以后我们给你们提供种源,你种之后,不管你种多少,我都给你收过来。”
在百禄桥镇新华村曹家冲组贫困户曾宪德家里,蒋家嘴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邮掌柜袁成财正在跟他签订红薯收购协议。该村地处偏远,以往曾宪德自家地里种的近万斤红薯,因为找不到销路,不是烂在地里,就是喂鸡喂猪。现在签订了购销协议,他种的红薯,不管多少,袁成财全部按照保底价格购买。

汉寿县百禄桥镇新华村党支部副书记 熊六平:过去因为路不通,我们老百姓,农户的农业产品一直销不出,因为现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商业平台,特别是对于贫困户的产品,全部销出了,使我们这里5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袁成财是2017年5月汉寿县电商产业孵化园的第6期学员,经过他技术改良后的苹果红薯片,在电商平台累计销售收入已达200多万元。去年5月,在汉寿邮政的帮助下,袁成财与龙潭桥镇长茅岭村、唐家桥村签订了30万斤的红薯收购协议,发动贫困农户种植红薯并为其提供种源。当年分别增加收入20多万元,解决了上百名贫困户增收难、农产品销售难的窘境,受益人口达1500人以上。

汉寿县蒋家嘴镇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邮掌柜 袁成财:按照现在农户每家种两亩地的情况下,一年可以产一万斤的商品红薯,我给他保护价0.5元一斤,他一年可以增收5000块钱,他们都挺高兴的,所以通过我们村书记的组织和发动,新华村就签了五十多户农户,所以今年的话,我们对销量,种植这一块儿都非常有信心。

红薯、花生、芝麻、土鸡蛋,这些当地“养在深闺”的特色产品受交通、信息、市场等因素制约,面临着有产品卖不出,有需求买不到的困境。在推进电商扶贫工作的进程中,该县打破常规,创新思路,积极探索互联网+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大力发展“农村淘宝”等电商平台,把服务站设在贫困村,更好地将农民富余、优质的农副产品放在网络平台上销售,同时,也让群众通过网络等现代技术购买到更多所需商品,将扶贫脱贫精准到位。汉寿邮政分公司作为电子商务的承办单位,两年多来共帮助农民精准脱贫100多户,带动2600多个贫困村民就业。

汉寿邮政分公司总经理 赵杰:从搭建县、乡、村三级服务体系为基础,着力于“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返城”,借助我们自己的平台,“邮三湘”、“邮乐网”,建立了汉寿地方特色馆、汉寿农品馆等社会主要网络平台,推动县域农产品上行。

汉寿县自2016年5月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坚持政府推动、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立足脱贫攻坚推动产业扶贫,针对农产品后期经销难题,在做实传统销售方式之外,以电商扶贫为主要抓手,建体系、搭平台、育人才、强品牌,基本实现了农户与市场的信息对接,打造了“线上线下互动、农户客户直通、增收增效并举”的电商扶贫新格局。

目前,该县共有电子商务企业198家,省级认定的电商企业11家,网商2740家,微商8300多家,带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21000多人,电商扶贫5000多人。 

浏览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