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

多用电子钟、简易水平尺,看“生活科学家”如何化腐朽为神奇

点击次数:2017-09-17 09:03:30【打印】【关闭】

多用电子钟。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圆规做成电钻、废弃手机充电器改造电蚊拍……这些作品来源于上海市民,在他们手中 ,一些小物品被再利用,并化腐朽为

多用电子钟。本文图片 澎湃新闻记者 臧鸣
圆规做成电钻、废弃手机充电器改造电蚊拍……这些作品来源于上海市民,在他们手中 ,一些小物品被再利用,并化腐朽为神奇。
9月16日是全国科普日,科学生活大使优秀作品展当日在上海科学会堂开启,市民到科学会堂海洋能厅,可观赏科学生活大使们的上述科学小创意。

废弃手机充电器改造电蚊拍。
据上海市科协有关人士介绍,在上海各个社区活跃着一批科学生活大使,他们是从2009年起由上海市科协主办的科学生活中评选出的践行“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科学生活理念的优秀代表,是各社区、街道、校园、社会群体中积极活跃的科普之星。

手提式小电钻。
73岁的第七届科学生活大使俞伟强从小学起热爱发明创造,他的作品大多是废旧物改造利用。如利用废弃口服液瓶、铝合金边角料做的简易水平尺;利用废弃手机充电器改装旧电蚊拍等。

简易水平尺。
第八届科学生活大使龚剑豪喜爱电子研究数十年,他带来了最近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负氧离子发生器。他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件负氧离子发生器是他自行设计,手工制作的,能有激活细胞生命力等的明显效果。

第八届科学生活大使龚剑豪带来了他最近获得发明专利证书的负氧离子发生器。
今年的科普日期间,有20多名像他们这样的大使,在科学会堂举办优秀制作作品展,一展他们“动手动脑,创意创新”的科学生活风采,带来富有艺术感染力、源于生活的系列创作作品。
他们很多都是自学成材,师从传统工艺、不断创新,他们的用废弃的利乐包、酒瓶、营养液瓶制作成实用的、美观的工具或艺术品,手工折纸、建筑模型、LED灯和各种生活工具等都体现着技术和科学奥妙。 

浏览相关内容: